守护最后一公里:浏览器为何
成为新端点
多年来,企业安全防护主要聚焦于网络、服务器和终端设备这些传统威胁可见度高的领域。然而在当今工作场景中,业务操作均通过浏览器标签页完成,敏感数据经由网页应用上传、下载或共享,最关键的安全层却悄然成为暴露面最大而防护最薄弱的环节——浏览器。
浏览器已成为新型端点。
浏览器技术已革新迭代,您的安全防护策略是否同步升级?
如今,浏览器不再仅是访问入口,而已成为企业工作流的主动参与者。随着 SaaS 应用普及、远程办公兴起以及基于浏览器的生产力工具的演进,浏览器已成为数据生成、处理与传输的核心载体。
然而,多数企业安全策略仍将浏览器视为消费级工具。默认安装、自动更新且不受 IT 管控,使其游离于大部分端点防护策略的监测范围之外,
形成了攻击者正积极利用的安全盲区。
CISO 与 IT 团队面临的挑战
具体而言:
-
网络钓鱼攻击
正日益演变为浏览器原生的威胁形态。伪造登录页面、
仿冒 URL 及恶意 JavaScript 代码几乎与真实内容难以区分。 - 数据外泄 仅需一个选项卡即可发生。从屏幕捕获到未经授权的下载,数据可能通过合法会话渠道流出企业。
- 影子 IT 在非受控浏览器中肆意滋生。未经授权的网页应用和扩展程序可在未经管理员审批或监控的情况下运行。
- 策略实施 力度不足或形同虚设。消费级浏览器无法基于角色、场景或设备状态限制复制粘贴、上传、下载或控制等操作。
当员工跨个人设备、VPN 及不安全网络办公时,这些风险将呈指数级放大。
传统安全防护机制为何力不从心
主流端点防护平台并非为管控浏览器活动而设计。多数防火墙因缺乏应用层内的用户操作上下文,无法检测浏览器内的 HTTPS 加密会话。
云访问安全代理 (CASB) 通常缺少用户操作层级的精细化控制,其监测焦点往往局限于云应用本身,而非浏览器与应用的交互行为,如下载、剪贴板操作或文件传输。VPN 虽能保障传输安全,但由于其作用于网络层而非浏览器活动发生的应用层,因此无法洞察用户在浏览器会话中的实际操作。
安全团队不得不在效率与控制之间做出抉择,这绝非 2025 年企业应有的两难选择。
全新推出 Ulaa Enterprise:在关键环节
实现精准管控
Ulaa Enterprise 是专为机构打造的策略驱动型浏览器。不同于其他方案,Ulaa 旨在为 IT 团队提供对浏览器活动的完整可见性与控制力,同时保障终端用户体验。
核心功能包括:
- 精细化数据丢失防护 - 在浏览器层级控制上传、下载、剪贴板操作及屏幕捕获行为。
- 自定义策略 - 限制对高风险网域的访问。
- 集中式管理控制台 - 实现策略部署、获取活动洞察并实施设备级控制。
- 扩展程序控制 - 支持为整个机构设置扩展程序白名单,以及阻止或强制安装扩展程序。
- 生产力工具 - 在保护企业数据的同时让用户保持专注。
所有这些功能都集成于轻量级的安全浏览器体验中,完美契合企业安全框架。
最后一公里防线需要企业级防护
每次点击、每次标签页操作、每次上传,这些操作若缺乏管控,都暗藏风险。现代浏览器已成为企业数据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交互枢纽,若缺乏有效管控,反成安全隐患。
Ulaa Enterprise 将浏览器转化为 IT 团队可控的安全策略实施环境。不留漏洞、无需推测、绝不妥协。
守护最后一公里 势在必行。
相关案例
相关案例
浏览器作为第一道防线:
Ulaa 如何阻断已知威胁向量
相关案例
深入解析 Ulaa 基于浏览器的数据泄漏防护 (DLP):
无代理策略实施
相关案例
Ulaa Enterprise 的
集中式策略管理:管理员操作指南